3月12日是國際第39個植樹節,為響應“綠化祖國,改善環境”的號召,同時給航天總部大院業主營造一個綠色和諧社區,培養職工保護自然意識,神舟物業公司組織開展了以“攜一片綠色,共創和諧家園”為主題的植樹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職工共計20余人。
活動開始前,參與人員共同了解了植樹節的來歷。隨后,大家熱情高漲,積極參與,紛紛手持鐵鍬和水桶,干勁十足地將一棵棵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幼苗植入挖好的樹坑內,并為幼苗澆灌生命之水??粗且黄H手種下的綠色幼苗在微風中搖曳,大家無不露出開心的笑容。
此次活動,不僅為春光明媚的三月增添了一抹盎然的綠意,更是種下了綠色的希望。大家也在活動中深刻理解了“一人一棵樹,人人一片森林”的美好理念。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于1400多年前從陜西首創的。韋孝寬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并且不需要修補。
愛國主義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生前倡導植樹造林,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儀式,并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6年,毛澤東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新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文、圖/鐘物)